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测量体温成为必要手段。为此不少小区和单位都配备了红外测温设备在出入口为人员测体温,只有体温合格才可进入。不过,不少网友却反映,测出的体温似乎并不准确…还有些单位、社区和学校,要求大家在家自行测温报备。高密度的测温下,部分网友发现自己的体温徘徊在37度左右,于是产生了焦虑情绪,总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关于体温测量的那些事儿,今天小编来给你一文说透。问题一:红外测温仪是否准确可靠?目前常用的体温计包括以下几种:从测量精准度来看相比红外额温计这类非接触式测温计,属于接触式测温计的玻璃体温计的确测量精准度更高。但红外额温计是利用皮肤、鼓膜与探测器之间的红外辐射交换来测量皮肤温度,具有避免交叉感染、测温效率高、携带方便等优点,十分适合当前公共场所的体温测量工作。因此建议尽量使用红外额温计。对于存在的测量误差,可以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提高准确性。问题二:一些体温正常的人经过测温却出现温度异常,红外测温设备在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红外额温计一般的正常使用环境应当是16℃至35℃的室内。在户外使用时,天气太冷或太热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在使用环境不理想的前提下,使用者不要过于“迷信”红外额温计的测量结果,建议酌情寻找适合的室内场所再次测量,具体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如暂时没有理想的测量环境,比如在空旷低温的室外环境中,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办法:其一,先以未发热人群测出一个参考温度,将其作为基准,一旦出现明显高于基准温度的,立即进行二次测量。其二,测量间歇对测温计采取保温措施,可以用温度不太高的暖宝宝贴在测温计外侧,帮助其维持正常工作使用温度。此外,被测者所在车辆(火车、飞机、轮船)内长时间开暖风或被测者长时间处于室外低温环境中,都可能导致其额头表面温度的暂时偏高或偏低,应当等人体温度平衡后再进行测量。被测者如剧烈运动过后,应休息调整几分钟,擦去额头的汗水后,再进行测量。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些红外额温计具有物温模式和体温模式,测量人体温度时,应确保红外额温计处于体温模式。问题三:红外额温计的规范使用姿势是怎样的?注意!测量距离很有讲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一般距离被测者额心1厘米至5厘米不等,确保额头没有头发、汗水、帽子等遮挡。需重复测量时,要先将红外体温计的探测头移开,等待5秒后再进行下一次测温。否则,持续对着同一人的额头进行多次测量,容易失准。另外,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特发布年第2号消费提示:“购买、使用人体红外体温计需注意”。其中提到以下几方面:使用红外额温计时,探头应对准人体额头正中央、眉心上方,并保持垂直,测量距离一般约为3厘米,无毛发等遮挡物、无汗水。使用红外耳温计时,先检查耳道是否清洁,再将探头插入耳道(带耳套);每检测一人,需用酒精棉清洁探头,防止交叉感染。人体红外体温计只能作为体温异常的初步筛选,当发现体温异常时,应用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的腋下测量值为诊断的最终依据。问题四:发现体温徘徊在37度左右,焦虑!哪些情况会让体温产生波动?尽管每次测出来的是一个数字,实际上我们的体温是个范围。不同测量方式,体温正常范围各不相同:那么,都有哪些情况会让体温产生波动呢?天气、饮食,甚至是生理期,很多因素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使其超出正常范围。所以如果测出体温偏高,先别慌,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下面几种情况:气温高则体温高,气温低则体温低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环境下(比如开暖气的车内),你的体温可能会稍有升高,在低温环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你的体温则可能稍有降低。这些情况下,测温可能存在误差,去常温环境中待一会儿再测量会比较准确。早上体温低,下午体温高早上起床,体温处于低谷,下午接近傍晚,体温处于高点,两点之间的峰值差距在0.5℃左右。运动和进餐后,体温高在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婴幼儿因代谢率高,体温通常高于大龄儿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谢率较低,体温常低于青壮年,所以老人严重感染时,可能也仅表现为低热。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体温高女性在排卵期体温大约会升高0.6℃,并维持该体温水平直至月经来潮。另外,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会使体温升高。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依然有发热,就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了吗?问题五:发烧了,捂出一身汗,能退烧么?捂汗退烧不可取!盖着被子捂,反而会让身体更加没办法散热。推荐的方法是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低浓度的酒精擦身体等。问题六:居家隔离期间,每天需要测几次体温?一般要求每天监测体温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室内应通风两次,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对红外额温计测量准确性有怀疑的,建议采用玻璃体温计与红外额温计同时对同一人进行测量比对,若测量值之差超过±0.5℃,可送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进行校准。(24小时联系电话-)看了这么多,你是否对测量体温这件事有了更多了解呢?欢迎转发,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测温”,避免不必要的担忧。责编

高羽孔维薇资料整理

孔维薇党务通小编精心挑选,推荐您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jcpl/1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