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花生带状轮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近年来,辽宁及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高居不下,连作重茬现象严重,病虫害滋生蔓延,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对农业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当前,辽宁省玉米、花生等旱田作物种植模式单一,农田生物多样性下降,光热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长期连作和化肥大量使用引起养分的偏消耗、土壤酸化、沙化风蚀加剧、肥力退化等环境负效应。粮豆(油)间作是我国重要的耕作方式,合理进行粮豆(油)间作既可以获得更多的群体产量,又能提高光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改变现状的有效有段。 花生带状轮作技术是指以花生为主,兼顾粮、棉、油等作物及果树,实施带状种植,次年播种带两种作物调换轮作种植,果树空带轮作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玉米花生带状轮作是我国北方地区间作农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可提高间作系统的氮肥利用效率。同时,玉米对土壤氮素的竞争吸收,降低了土壤氮素的含量从而减轻了土壤氮素对花生固氮酶活性的抑制,极大地提高了花生的生物固氮能力。花生依赖其自身的生物固氮来满足其对氮素营养的需求,进而提高氮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因此,合理的玉米花生间作是改变作物种植模式单一、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的重要手段。主要优点有:(1)固氮固碳,减少碳氮排放;(2)减轻病害,减少肥药施用;(3)缓解粮油争地矛盾;(4)增收副产品,缓解人畜争粮矛盾;(5)缓解种地与养地不协调及连作障碍问题,替代休耕。目前,辽宁省玉米花生带状间作主要模式有(玉米行数:花生行数):4:4、8:8、16:8、8:16、24:24等多种行比。 图1玉米花生4:4、8:8、16:8、8:16种植模式 主要技术流程: 1.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用养分高效利用、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抗逆抗病性强、适合间作的品种。花生品种选用氮高效利用、耐荫、直立或半直立型、高产、优质花生品种。 2.整地:在秋末冬初进行翻耕,深度应因地制宜,一般为25cm~30cm为宜;或春季化冻后耕翻,耕翻深度要小于20cm。同时可以结合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每亩施入优质有机肥kg~kg,随后灭茬,每3年至4年深耕翻1次。耕翻后,及时耙地、镇压。一般春旱年份或风沙大的地区旋耕灭茬后要立即镇压、起垄、播种,旋耕深度13cm~15cm。 3.拌种: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类型的玉米、花生高效种衣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种子包衣。根瘤菌剂与杀菌剂不能混用,拌种时不能伤害花生种皮,拌种后要尽量当天播完。 4.肥料管理:玉米一般每亩施缓释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35kg~40kg、生物菌肥10kg(N、P、K5%),中耕时少施或不施氮肥。次年轮作时玉米带肥料可减少15%~20%。花生每亩施入花生专用复合肥30kg~40kg或磷酸二铵15kg~20kg+硫酸钾8kg~12kg。开花后,结合中耕培土迎针作业,每m2追施硫酸铵7.5kg~12.5kg或追施尿素(含氮46.7%)8kg~10kg。 5.化学除草: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喷施50%乙草胺乳油90mL/m2+乙氧氟草醚34g/m2,苗后茎叶处理喷施g/L灭草松水剂mL/m2+桶混助剂;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喷施50%乙草胺乳油mL/m2+乙氧氟草醚60g/m2,苗后茎叶处理喷施g/L灭草松水剂mL/m2+桶混助剂。 6.主要病虫害防治: (1)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①玉米螟落卵期监测:一代玉米螟从四月中下旬开始每天剖秆调查玉米螟化蛹进度,当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即是落卵始期。二代玉米螟从六月下旬开始每天剖秆调查玉米螟化蛹进度,当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即是落卵始期。②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期:结合田间玉米螟落卵量调查,当百株卵量达1-1.5块时,即是第一次放蜂适期,5-7天后第二次放蜂。③赤眼蜂放蜂量:每公顷放蜂总量为30万头,分2次投放,每次15万头,每公顷放30点。④赤眼蜂投放点的选择:在放蜂田的一角,向右数15垄,再向前走15步为第一个放蜂点,以此放蜂点开始,继续向右数,每隔30垄为一个放蜂点,每个放蜂点再向前走30步,为下一批放蜂点,以此类推。⑤赤眼蜂投放方法:人工放蜂时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中间撕开一半,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秫秸皮或牙签将蜂卡别在圆筒内,卵粒朝外。无人机放蜂要求间隔13m投放1点,要求投放器挂叶率85%以上。 图2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控玉米螟 (2)花生叶斑病和疮痂病:在盛花期,用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倍液,每m2每次用药10ml~15ml,每隔7d~10d喷1次,连喷2次至3次。或发病初期,每m2用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80g~g,对水30kg喷雾,7d~10d后再喷1次。或发病初期,每m2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倍液50kg,每隔7d~10d喷1次,连喷2次至3次。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80%代森锰锌倍液,进行茎叶喷洒,每m2每次用药液60kg,每隔7d~10d喷1次,连喷2次至3次。 (3)蛴螬防治:防治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幼虫与防治成虫相结合,把各种防治方法协调起来,因地制宜的开展综合防治。 7.机械化收获:玉米一般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穗收,配套的秸秆粉碎装置或专用机具将摘穗后直立的玉米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随耕翻作业埋入土中。花生一般采用分段式收获,选用作业性能优良、符合农艺要求、并获得农机推广许可证的花生收获机进行收获,挖掘、抖土、铺放田间一次完成。然后用花生摘果机摘果,摘果后及时晾晒;或先在田间晾晒7d~8d,使其自然风干,当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时,再用摘果机摘果,装袋。 研究人员包括: 沈阳农业大学:赵新华,于海秋,董辉,齐华,纪明山,薛春生,李修伟 辽宁农业科学院:董环 浙江大学:赵金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jcpl/9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孕不育的检查中,在什么时候做B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