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注射液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50514/4623379.html

女性的卵巢是用来产生卵子并且排除卵子的,正常排卵的前提是有发育良好的卵泡,如果备孕的女性有做卵泡监测的话,就可以及时发现卵泡发育的异常情况并治疗,避免影响到正常的备孕计划。

卵泡监测这么重要,用哪一种方式是最准确的呢?目前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准确的方式就是采用B超进行卵泡监测,通过B超的方式进行监测卵泡可以同时了解到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卵泡的是否已经发育成熟到可以正常排卵(这一点主要是通过超声来判断的)。

正常周期卵泡发育的超声观察超声显像下,卵泡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月经周期的第5-6天卵泡直径为5-7mm,第10天时卵泡直径可达10mm,此时超声已能清晰显示。正常周期中卵泡发育的速度比较恒定,约1-3mm/d,最快可达4mm/d,愈近排卵期,增长愈快,排卵前5小时可增长7mm。

一般来说,卵泡的增长速度比卵泡绝对值的大小在预测排卵中更为重要。卵泡增长速度的异常影响卵子质量而发生流产,如卵泡期短的妇女其卵泡增长速度加快,或卵泡期虽正常,但卵泡增长速度不规则等均提示卵子质量不佳。

迫近排卵时正常或优势卵泡的声像图具有以下特征:

1、卵泡最大直径达20mm(优势卵泡范围为17-24mm),直径小于17mm者为非成熟卵泡。2、卵泡外形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而清晰,或可见内壁“金字塔样”高回声的卵丘,多在排卵前24-30小时易于显示。有时也可见优势卵泡周围有一低回声晕(多由排卵前卵泡膜组织水肿所致)。3、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侧无卵巢组织覆盖,并向外突出。已排卵的超声征象1、卵泡消失或缩小,可同时伴有内壁塌陷现象。2、在缩小的卵泡腔内有细弱光点回声,继之原腔穴增大,有较多的强回声,提示有早期黄体形成。3、子宫直肠凹内有少量液性无回声区,此种情况约占50%以上,此征象可能是卵泡破裂后卵泡液的集聚,也可能是腹膜对排卵的反应。

常见的卵泡生长发育异常现象1、卵泡发育不良或无卵泡发育:卵泡生长缓慢或未见卵泡发育,或卵巢内仅有直径小于5mm的小圆形无回声区,监测过程中不见卵泡逐渐增大。2、无优势卵泡形成:没有直径≥15mm的卵泡,且形态欠规则,张力偏低等表现。一般认为卵泡直径必须超过17mm,其排出的卵母细胞才有受孕的可能,否则排出的卵子是未成熟卵子。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优势卵泡形成后卵泡继续增大,直径可达40mm以上,包膜增厚,囊内渐变为不均匀低回声,直到月经来潮后囊泡才减小或消失。未破裂卵泡也可持续生长而形成卵泡潴留,但囊壁薄,张力大,内部呈典型的无回声区。4、延缓排卵:优势卵泡形成的时间一般在月经周期的10-16天,排卵在12-18天,而延迟排卵者排卵可在月经周期的第21-40天,有时也可由原先确认的优势卵泡发生萎缩而另一卵泡发育长大而成新的优势卵泡,最后可排卵,结果造成临床上排卵延迟的现象以及安全期避孕的失败。5、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月经调节机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症候群。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毛、肥胖和不孕等症状。声像图表现:两侧卵巢明显增大、饱满,直径可达50mm,卵巢包膜增厚回声增强,其皮质内有多达10个以上的小卵泡无回声区,内径2-5mm,卵巢中央髓质也明显增厚。6、多囊泡卵巢:为青春期女性的一种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与闭经。声像图表现为:卵巢稍大,不饱满,内多发小囊泡,10个左右,直径约5m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jcpl/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