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自年上市以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不断地被发掘。EASD、ADA、AACE、IDF以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T2DM的一线、全程和基础治疗药物,体现了二甲双胍在T2DM治疗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降糖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易引起低血糖,价格相对便宜,同时也带来诸多降糖外的获益。

由于二甲双胍带来的诸多获益,其被冠以「神药」之名。

问题来了那么问题来了:众多的获益之中,哪些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哪些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哪些获益我们能现在就用起来呢?二甲双胍又有哪些不良反应?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二甲双胍有心血管获益

那能用来治疗心衰吗?

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UKPDS)提示,二甲双胍可使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6%,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二甲双胍是目前唯一被AACE指南推荐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二甲双胍使用的禁忌证。但回顾性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导致心力衰竭,也不会对心力衰竭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加拿大有51%的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德国则高达76.8%。

ADA糖尿病指南也指出,如果肾功能正常,二甲双胍可用于病情稳定的CHF患者。国际上很多指南也开始将二甲双胍推荐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用药。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诊疗指南》中指出,二甲双胍已被广泛用于合并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中,且认为这是「明显安全的」。加拿大糖尿病协会(CDA)在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使用二甲双胍的心衰患者的心血管结局要优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的心衰患者」。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的一项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主要是磺脲类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且并不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进一步证明二甲双胍对合并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至少与其他降糖药具有同等安全性。

二甲双胍可减轻体重

那可用于非糖尿病患者减肥吗?

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对于T2DM患者及非糖尿病人群具有稳定、持久且相对温和地减少体质量(1-5kg)效果,且减重作用取决于患者基线BMI,BMI越高,减重越明显。

但迄今尚无充分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作为非糖尿病和PCOS的肥胖患者的减肥用药。

二甲双胍不能作为严重病态肥胖患者减少体质量至达标的推荐治疗方式,但是对于轻度肥胖、严重肥胖者减少体质量后体质量的维持,以及防止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具有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说二甲双胍单独使用可以减轻体重,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二甲双胍是否能减体重,还取决于患者饮食、运动的配合程度。真正用二甲双胍减掉体重的患者往往饮食控制得较好,同时有一定量的运动相配合。

能量平衡公式:食物提供的能量=运动消耗的能量+二甲双胍消耗的能量+基础状态消耗的能量+食物消化吸收消耗的能量。当这个等式成立时,体重就能维持不变;当等式的左边小于右边时,体重就能降低;当等式的左边大于右边时,体重则增加。

其实ADA指南建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批准的五种减肥药物(奥利司他、氯卡色林、苯丁胺/托吡酯复方缓释药物、纳曲酮/丁氨苯丙酮复方制剂、利拉鲁肽),可长期应用于BMI≥27kg/m2且伴有一种或多种肥胖相关合并症的患者和BMI≥30kg/m2且具有减重积极性的患者。而欧盟批准用于肥胖长期治疗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

二甲双胍有调脂作用:

那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吗?

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使T2DM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9%~24%、甘油三酯下降20%~45%、总胆固醇下降17%,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变并不明显。同时二甲双胍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变、纤维化和转氨酶水平等。

但近年也有少数临床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对NAFLD无效或疗效并不优于改变生活方式等方法,Nair等发现,二甲双胍能使NAFLD患者短期内明显受益,患者的转氨酶在治疗3个月后显著降低,但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降低的转氨酶又逐渐恢复至治疗前的水平。

因此,鉴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二甲双胍较适于伴有T2DM、糖耐量降低或代谢综合征的NAFLD患者的治疗,且联合其他药物可能疗效更佳,而将二甲双胍应用于所有NAFLD患者的一线治疗仍为时尚早。

对于合并肥胖的NAFLD患者,如果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少体质量和腰围)6-12个月体质量仍未能降低5%的患者,二甲双胍可作为二级干预治疗。

二甲双胍有诱导排卵作用:

那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月经,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增加妊娠率。

我国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年)建议二甲双胍可用于肥胖或IR的PCOS患者的治疗。年欧洲人类生殖及胚胎学会/美国生殖医学会(ESHRE/ASRM)对PCOS的治疗共识推荐二甲双胍仅可用于糖耐量受损的PCOS患者,而不推荐常规应用,且认为二甲双胍并不改善患者的活产率。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多囊卵巢综合症诊疗指南对于二甲双胍定位是辅助用药和二线用药,对于合并IGT或代谢综合征且生活方式调整无效的PCOS患者,建议加用二甲双胍。

近年多项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以诱导排卵,尤其是对克罗米酚抵抗的患者,提高妊娠率,但对于妊娠期间是否继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仍具有较多争议,目前无充足依据证明孕期继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

针对PCOS患者二甲双胍可从mg/d开始,每周加量mg,直到mg/d,维持数月,直至排卵,恢复月经,待发现怀孕时停药。

二甲双胍到底有没有抗肿瘤效应?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糖尿病(尤其是T2DM)与一些常见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关于糖尿病和肿瘤的关系目前存在很多假说,现多认为可能与高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样1(IGF-1)、内皮素等诸多因素有关。

年,Schneider等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抗肿瘤活性。迄今为止,超过篇文献报道了二甲双胍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作用。但是,相反的结论一直存在,这些不同的结果使二甲双胍是否确有抗肿瘤效应备受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复方芙蓉叶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yw/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