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的药学服务中西医治疗精准定位,
/执业中、西药师国家一级营养师楼鸣虹/ 从两种分类看胆石症的西医治疗 在年版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对胆石症的治疗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不同类型的胆石症,西医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1.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应选用抗生素 胆囊结石的急性发作主要由胆石嵌顿于胆囊颈或胆囊管,局部组织、黏膜发生缺血或损伤,进而引起胆囊管壁局部的炎症反应,进一步促成细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所致。因此,在急性炎症发作时,应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肠链球菌等,且往往是复合感染。而抗菌药的胆汁内浓度和抗菌谱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在未确定致病菌前,应选择胆汁内浓度高及抗菌谱宽的抗菌药。《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指出,可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替硝唑等。 若胆石移位不再阻塞胆囊管,急性炎症可以得到缓解。在缓解期,应限制摄入含脂肪、胆固醇多的食物,可使用口服胆酸以溶石以促进胆汁分泌,使用的药物主要为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如有腹痛,可加用止痉剂。 对于症状反复发作或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壁已出现显著增厚者,则应做手术切除胆囊或腹腔镜胆囊取石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2.肝内胆管结石应取石除病根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为:去除病灶,取净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和防止复发。除引流、取石、体外碎石外,大多数急性胆管炎患者都可以采用抗生素和输液治疗,输液期间,需监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从中医角度谈胆石症的5种辩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对于胆石症和胆囊炎,中医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一般分为如下5型: 1.肝郁气滞型 主要表现: ①右胁或剑突下轻度疼痛,或间歇性隐痛,或为绞痛,可牵扯至肩背部疼痛不适; ②食欲不振; ③遇怒加重; ④脉弦; ⑤还可有胸闷嗳气或恶心、口苦咽干、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等次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胆石通胶囊、柴胡舒肝丸及平肝丸等进行治疗。 肝胆湿热型 主要表现: ①右胁或上腹部疼痛拒按,多向右肩部放射; ②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③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④舌红苔黄腻; ⑤脉弦滑数; ⑥还可有口苦口黏、脘腹胀满、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等次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利胆排石片、利胆片、胆乐胶囊、胆益宁片、龙胆泻肝丸等进行治疗。 肝阴不足型 主要表现: ①右胁隐痛或略有灼热感; ②舌红或有裂纹或见光剥苔; ③午后低热,或五心烦热; ④双目干涩; ⑤还可有口燥咽干、少寐多梦、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脉弦细或沉细等次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养肝口服液治疗。 瘀血阻滞型 主要表现: ①右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 ②入夜痛甚; ③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瘀点; ④还可有口苦口干、黑便、胸闷纳呆、大便干结、面色晦暗、脉弦涩或沉细等次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五灵止痛胶囊、元胡止痛片治疗。 热毒内蕴型 主要表现: ①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 ②黄疸加重; ③尿短赤,大便秘结; ④舌质绛红或紫,舌质干燥,苔腻或灰黑无苔; ⑤还可有神昏谵语、呼吸急促、声音低微,表情淡漠、四肢厥冷、脉弦数或细数等次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消炎利胆片、利胆片等进行治疗。 一般认为胆囊功能好、胆总管下端无狭窄的肝外和肝内胆管结石和胆道手术后残留结石均可以用中药排石或溶石,以胆石的直径不超过10mm为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zl/5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药禁用或慎用家里有孩子的赶紧
- 下一篇文章: 婚后备孕查出多囊,调理后终于正常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