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不孕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不孕吗? 内分泌门诊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大夫,我是不是多囊卵巢?”“我是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当我们给予肯定的回答后,患者就会变得惊恐万状,一连串的问题就来了“天呐,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啊?”“那我还能生育吗?”“多囊卵巢是长了卵巢囊肿吗?还是肿瘤?”“我需要做手术吗?”“能治好吗?”“那如果我有女儿,她会得吗?能不能预防?”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内分泌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但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在生育龄女性中大约发生率为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甚至有报道高达75%。很多患者都因月经紊乱或有生育要求,到医院检查而发现的。 如何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般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1.雄激素过多 出现复发性痤疮,常位于额、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 可能会在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发现粗硬毛发; 少部分患者的颈后、腋下的部位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变黑,似乎总洗不干净(黑棘皮征),对爱美的女性来说很可能这些问题是她需要就诊的主要问题。 2.月经不规律(又称为“稀发排卵”或“持续无排卵”) 初潮两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 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超过6个月; 月经稀发,月经周期长于35天者,也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 专家提示: 不排卵就没有“种子”,更无法怀孕,对想要拥有宝宝的女性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月经规律并不能作为判断有排卵的证据。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2大健康危害 1.近期危害 产生过量雄激素。卵巢内的高雄激素抑制卵泡成熟,引起发育中的卵泡闭锁,不能形成优势卵泡,以致雌激素的正常分泌模式中断,但以雄激素过多占优势,而雌二醇却处于类似月经期的低水平。这样的激素环境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的反馈作用,导致了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的恶性循环。即使偶然发生一次排卵,由于激素水平的异常也极易发生自然流产。这样,就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复发性痤疮、多毛、不孕、反复流产等不良结局。 2.远期危害 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糖、脂代谢紊乱,加之雄激素过量分泌,导致卵泡发育,但成熟障碍,无优势卵泡形成,无排卵,体内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易增生过长,导致内膜癌风险增高。 另外,糖、脂代谢异常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QA Q:我为什么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呢? A:常常有患者这样问,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它可能是由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可能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不过现还未完全明确。 专家建议: 当发现自己有月经紊乱、计划妊娠数月未孕、近期体重增长较快、体毛变重、颈后或腋下等部位出现色素沉着等问题时,医院咨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诊治。 Q: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治好吗? A: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现今,医生通常针对患者有无生育要求来制定不同的措施。 一般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全方位的个体化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和监测。治疗周期要据患者的病情,可能是3个月、半年乃至长期。 专家提示: 虽然短期可控制症状,少部分可治愈,但大部分患者需要反复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控制主食量、多种粗粮、种类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2.每日坚持4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3.生活中戒烟、戒酒 专家提醒: 对于肥胖者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这对调整月经周期及缓解症状有益,而且还可以预防远期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Q:我很想生个宝贝,可我能怀上宝贝吗? A:如果你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想要怀宝贝时,应该进行以下治疗: 1.先纠正内分泌紊乱、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促排卵药物的促排卵效果。 2.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降低全部体重的5%或更多,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 3.同时调整患者存在的代谢异常,可增加促排卵的治疗效果。 4.促排卵治疗时,须患者配合监测周期,以判断治疗效果,并监测卵泡的发育、排卵情况。 专家提示: 一般通过系统的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的指导,多数患者可怀孕。但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异常激素环境,可能导致较高的自然流产率。所以,患者怀孕后,建议在孕3个月内给予合理的保胎治疗,减少流产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zl/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身为女人的你知道在排卵期有什么症状吗
- 下一篇文章: 解读不孕不育的治疗原则和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