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街的故事京都帝王府,潮州甲第
“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 潮州的古民居,是目前中国保留比较完好的。在潮州古城老街巷,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旧居老房,这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 甲第巷是精华中的精华,顾名思义,“甲第”为“甲第府第”之意,标榜着这里的民居建筑,拥有城中一流品位。 甲第巷不长,却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代潮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那历史的余响。 也因此,这些街巷宅院成了研究古代潮州社会、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宝库。 走在不足米长的甲第巷中,人们仍能见到诸如“资政第”、“大夫第”、“外翰第”、“儒林第”等彰显主人身份的门匾,以及“宗圣世家”、“济阳旧家”、“高阳旧家”、“龙游衍派”等姓氏郡望。 ▲资政第简介 ▲外翰第简介 响亮的匾额,托起风光的过去。 青石板铺成的路面,鱼鳞瓦覆盖的老屋,还有精工雕琢的“门楼肚”,仿佛将我们带进了另外一个时空。甲第巷给人第一个深刻印象是,大多数府宅都门庭开阔,正门上方都嵌有一块石匾,或是姓氏郡望,或是身份象征。 除了姓氏郡望,我们留意到,巷中还有几处府宅嵌着“资政第”、“大夫第”的石匾,其中最为气派的当属16号建筑,即现在的民居文化展览馆。 这座建筑除了大门上的“资政第”石匾,“门楼肚”还刻着清代潮州举人王延康的书法,以及秀才蔡桢(字维舟)“仿郑所南笔意”的画作。左右偏门的上方,也分别刻有“履中”、“积正”字样。大门对面的麒麟浮雕照壁,更加壮观气派,彰显出主人尊崇的身份地位。 走进民居文化展览馆,只见门匾背面刻有“光前裕后”四只大字,屋内各处椽梁上的金漆木雕极尽精美,且保存相当完好。大厅楹架上还保存着连片的描金漆画,这在现有的潮州古民居中相当罕见。整座建筑透出一种奢华富丽的气息,不难想象当年的建造者是何等资财雄厚。 斑驳了时光的痕迹,这里,依然保留着旧时的古老气息和先人的屋居,这些古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无尽的古城风情。 沧桑岁月使大屋里的一切显得斑驳老旧,但却有无穷的韵味。身处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虽年久失修,很多木构件已经腐朽,墙壁脱落,可见的却依旧是当时的繁华,古韵风味犹存。 有人说,回忆,是一种味道。 无法释去,更无法追寻。而灵动的文字没有时差,任眉眼打湿诗行,眸中是一波的微蓝轻漾,忆起往昔,恍如昨天。 虽然很多檐板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已经破旧不堪,但只要一丝情在,这里依然是最初的模样。 在清浅的阳光抑或霏微的细雨里晃过一段古老的巷子,听一耳朵起伏的拨浪鼓和叫卖声,嗅一鼻子苔藓与晨曦的清香。 青石板、旧屋檐、老街道、……愿这温柔宁静,许你一方角落,随意游逛。 来源:今日潮州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zz/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牌坊街有只吉祥鹿在圣诞节派发礼物了
- 下一篇文章: 不育不孕B超监测排卵你要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