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亚热带气候特征的极地,为什么没有阔叶
欢迎来到雨妈的 你穿越到了2.7亿年前的北极,眼前的景象是高大的面包树,以及在地面爬行的鳄龙。你恍惚间来到了亚热带或者热带的森林,等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对了,为什么基本上是落叶林?不应该是有很多阔叶林才对吗?一个温暖而有着漫长极夜的环境,会孕育出怎样独特的适应现象呢?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科学家们在北极圈发现了来自2.7亿年前面包树化石、鳄龙化石,而这些物种都只生活在冬季温暖、夏季炎热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中。他们推测,在2.7亿年前,北极的气候是与今天的热带气候相似的亚热带北极气候,冬季气候温和,气温通常高于冰点而且有可能达到5度,在温暖的夏季可能达到25-30度。 冬季落叶是树木应对寒冷天气的保护策略之一,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树木更多是四季常绿的。所以当发现极地气候曾经如此温暖,科学家们开始兴致勃勃的想要找找棕榈树上、茶树等常绿植物,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北方极地森林是以落叶树为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寻常现象,多年来科学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常绿树和落叶树都可以适应温暖的极地气候;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落叶是应对极地冬季温暖且漫长黑夜的一种适应性策略,这是由于冬季温暖的条件下树木呼吸需要排出二氧化碳,但是漫长的黑夜使树木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来生成碳。树木为了维持的碳平衡,只好选择落叶来减少呼吸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 后一种解释曾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正统观点,用来解释极地森林这一特殊的现象。但是随着定量研究的发展,人们通过实验发现,落叶这个生存策略本身所消耗的碳,是常绿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碳的20倍。如果这样的话,在极地漫长黑夜的环境下,常绿似乎是一个更为优势的选择,第二种解释也就无法自圆其说了,科学家们踏上新的征程,要去寻找一个更为合理的理论来解释极地森林这一独特特征。 这个故事让雨妈想到《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中所说,我们在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并非颠扑不破的真理,他们只是前人在某个阶段所作出的经验总结。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被重新审视,尤其是在今天计算科学、人工智能、量化分析高度发达且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一定会让我们更多拥有重新定义事物的机会。 《环球科学》 南极洲的远古森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zz/8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转载高龄女性备孕应该注意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