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酒渣鼻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这个系列的计划主要分为4个板块如下,续集里会分享传说中快活似神仙的孕中期(本人目前阶段)、孕早期以及综合医生、瑜伽老师以及书本知识的塑身和饮食经验。如果大家还有别的相关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

·备孕贴

·孕早期流水帐

·孕期运动分享

·书籍和好物分享清单

·番外:避孕的重要等

##备孕贴:战略松弛,战术积极##

其实跟25岁以下的朋友谈备孕,是没太大意义的。只要每年体检,身体各项指标(相对重要的是妇科、甲状腺、肝脏、血糖等)没有大毛病,都可以安心自然受孕。结婚后可以跟着公司体检自己加一些备孕体检套餐,医院和体检中心都很成熟。毕竟,孕育生命是每个自然界动植物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一。

所以,备孕篇主要是分享给:

√26岁以上(官方说法可能是30-35岁以上高龄孕妇,我会解释为啥我认为是26)

√有某些妇科类问题导致备孕可能受影响的

√自然备孕1年以上

√未来对这部分知识有需要的

√建议男性更应该阅读

作为我们队友的你,重要性比你想象的重要很多。

1、年龄的问题

年龄跟体能/老化/新陈代谢水平是一个相关关系,但非线性关系。一般而言,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的体能会随之下降,塑身是帮助你延缓并且身心愉悦地老去。我大概是在26岁第一次觉察出“原来衰老是这样啊”的感慨吧。

那时刚下决心开始备考GMAT和MBA,作为毕业5年在一个不需要与英语打交道的中部省会城市,5年职场打拼站稳脚的付出,足够让我加速遗忘英语。本着不放弃自己的念头,我从赖世雄老师的英语发音开始,读Times的中英文台版恢复阅读语感,沉浸式学习。也是那时候在豆瓣上发起跟着潇洒姐每天专注3小时。

这样工作外专注的3小时,直接带来的后果是每天晚上失眠到凌晨。我不知道王潇怎么做到的,但是如果我超过8点以后启动#每天专注3小时#项目,基本上11点洗澡上床脑子完全不停摆的。兴奋之下会接着规划什么时候辞职?什么时候报名G和T?T那么难刷到考位,是否要做好准备去韩国考试?语法完全靠自学我能行吗?要不要报班?如果在职申请,要不要考虑找中介减负?

第二天的工作精力打折扣,背单词记忆力更不是学生时代晨读就能背几页的水平。难道真的老了,要放弃26岁入学的计划?

*初老症状:

1、同样时长内精力消耗上升,效用减速。

2、没有睡眠保证,一张脸擦什么护肤品都是瞎。

3、同样的食物内容,脂肪和体重囤积会以不易察觉的速度累积增长。

垂死病中惊坐起啊!这哪里是MBA复习考试的锅,是身体发肤开始减速后的缓慢衰退。用进废退,在后来的备考日子里,我更精密地筹划了复习计划,塑身安排以及辞职和申请的时间衔接。比如说,我那时每天中午是不午睡的,扛着包去马路对面健身房1.5h,是保持脑力锐利的唯一办法。

我们唯一不能计划的是何时精确地遇到那个人,何时精确地有一场婚姻出现。除此之外,身体计划,学习计划,工作计划,都在掌握之中。正因为如此,年龄与爱情婚姻之后的孕育问题,要正视现实,审视自我。所谓的女明星40高龄3年轻松生俩——不是偶发事件,是一直以来对塑身和养生的重视投入以及职业规划。

2、妇科的问题

再啰嗦一下我的身体小毛病们吧:

24岁诊断出疑似多囊

26岁出国没多久急性腰椎盘突出,转成慢性以及髋关节积液

28岁体检查出左侧卵巢囊肿以及一些妇科炎症

28岁几乎从网络和旧人圈子隐身调养一年

其实慢性类疾病的问题就是,这一刻你不会要死要活,但是潜在的风险,持续的检查跟踪,慢性的疼痛,对自己的悔恨,对家人的愧疚都像小蛇一样盘踞在每一寸生活里。所以当事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超出想象。太多的烦恼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失望和愤怒。

这个过程一定要有毅力和智慧,去战胜自己所有的“为什么是我……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如果当时……”想法。现在还记得躺在香港清水湾宿舍的床头翻滚,一会儿是痛经,过几天是腰疼,过几个月又是牙疼,一个人起来煮汤烧水的日子。

同寝室的姑娘们光鲜亮丽穿梭在中环街头social,拿offer,谈项目,熬夜,喝酒,赶作业。

还是来说说我所经历的这些小毛病的解决经历吧!

·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魔咒。这玩意儿症状和治疗至今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论。比如说症状包括: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但是医生告诉我,以上任何一个症状都不能反推你就是多囊。PCOS会容易导致排卵少,或者不规律,可能会更难怀孕但不是枪毙,医疗手段可以促排卵等等。我的微胖界表姐34岁,也是PCOS备孕几年无果,果断医学介入。今年4月刚诞下龙凤胎,算是很顺利了。

至于PCOS病因,又有最令人费解的“内分泌失调”这个模棱两可的词汇出现,主要来自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习惯混乱、肥胖以及高胰岛素等。Again,这里的病因又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PCOS说白了很难靠医学手段清清楚楚地一次性药物治愈,又很容易靠自己的耐心和耐力调养归顺。年,我选择了运动和规律作息,选择了开始放下该放下的人和感情,选择了用十年甚至更长的视角来审视人生规划。

女性,无论是从孕育能力的角度,还是自身长久身体健康的角度,都要爱惜和保养,时间+知识的投入>花钱买含有激素成分不明的护肤品和保养品重要得多。对身体最好的有时候太直白寡淡而令人厌倦,比如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没形成习惯以前都需要有意识的生活啊。

(以上医学知识来自互联网医学百科)

·慢性疼痛和腰椎盘突出。我在关于塑身,腰椎理疗的总结(附经验和工具贴),和想要的生活详细写过,可以点击参阅。总的来讲,这几年明白了腰椎盘突出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就像衰老。在整个孕期随着宝宝长大,腰背压力是一次很重要的挑战。因此有类似腰背颈椎问题的同伴,更要提前锻炼好肌肉,再也不能过度劳损,怀孕期间医生会更加叮嘱你要控制体重和维持运动。

·卵巢囊肿。这可能是后来我被吓到最厉害的一次。去年一半的时间里,医院复查,B超+验血。一看到CA的值飚过35,心情都是滑铁卢。这个传说中2%的适龄女性问题,偏偏我就是那2%?

卵巢囊肿对怀孕的影响也很直接,正常情况红枣大小的卵巢被囊肿占据,留给卵泡到卵子发育的空间受阻,很容易阻碍排卵和正常健康的卵子生长。不过,感谢神奇的大自然,每个女性都拥有2个卵巢,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增加母性生育的概率和能力。2个卵巢一般是交替工作的,这样既能交替休息,也能保证如果1个出了问题,另一个依然正常工作和完成使命。

后来比较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好医生和还算不是最差的检查结果。尽管每个人体质各异,我更不是专家门诊,医院的一点分析:

检查出卵巢囊肿后,第一是5cm以上一定要立马就医,找医院和医生以防遇到庸医耽搁。第二是5cm以下,特别又是单侧囊肿,也有很大可能就是生理期囊肿,所以连续周期去接着B超检测大小变化。也许下个月就没了,只是一个没到时机消失的黄体而已。第三是一定不要吓唬自己,本来这事儿就跟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还没上战场,连长给你发个子弹上膛的枪就先跪地求饶了,多不划算。

含泪监测了半年后,确认囊肿是单侧,并且持续在3.2cm没有长大,老奶奶专家啥药也没开把我轰走回家自然备孕去了!

3、备孕一些基础物品和准备经验

·排卵试纸:大卫和金秀儿是国内比较常见的品牌,网购后的客服非常贴心,有问题尽管随时骚扰他们。实际情况是,我用了不超过3条就放弃了。每天大清早测晨尿这件事,我不太上心。

·温度计:买了欧姆龙口含的和腋下的,相比试纸方便,早上提前定个10分钟闹钟,温度计揣腋下或者嘴里几分钟记下读数。不过我终于买下温度计的那个月就中了,没有完整周期测试过。另外因为温度会受天气等影响,如果灵敏度不高或者不稳定的老式温度计就不建议用这个方式来判断排卵了。

·营养补给: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远近闻名的叶酸,医院或者妇幼保健院免费领取,单买似乎都是几块钱很便宜。如果有条件或者自身需要,直接配合有复合维生素的叶酸补剂也是不错的选择。网上有各大网红营养品的实际叶酸含量监测表,略坑的是千差万别。所以选择上也不要太强迫症,吃了看看自己消化反应随时更换一下都可以的。我吃过naturemade和blackmores,对我而言blackmores颗粒较小,胶囊有淡淡的巧克力味道比较好接受。一般早晨跟早饭一起吃。孕前有额外补充少许钙片,主要鉴于自己年近30以及髋关节的旧伤问题等。因人而异。另外pre/pregnancy和breastmilk两个阶段有些补剂是建议一直吃到母乳的,可以参考。

·男士要不要也吃补剂?同样是因人而异的话题。如果年轻,身体好,平时作息规律无不良嗜好,那就自然受孕享受这个愉快的事情好啦。至于有其他需要的,可以在孕前检查拿着结果跟医生交流决定。我也认识工作狂的职业男性,备孕这件事比妻子还认真,夫妻俩的补剂都是精挑细选一起吃。

回到标题,备孕也有人总说是个伪命题。其实平时一直都各方面保养的好,就真没有额外特意去多做功课的必要了。只是,受限于现代社会各种快节奏或者自身条件不一,如果一开始没做到也不要紧,就当是给自己一个新的project,作为孩子孕育重要场所的父母们,从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起来,也是孩子送给父母的第一个礼物吧。:)

不知不觉写这么长了……围观孕早期的故事放下集吧。

(以上所提到的品牌均为实际购买经历,无任何商业合作。欢迎大家分享交流更多。)

夏一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bcjcpl/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