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测定和雄激素测定
雌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变化 育龄期妇女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雌激素(E)分为雌酮(estrone,E1)、雌二醇(estradiol,E2)及雌三醇(estriol,E3)。雌激素中E2活性最强,是卵巢分泌的主要性激素之一,对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及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 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以雌酮为主,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酮,在外周转化为雌酮。多囊卵巢综合征时,雄烯二酮也在外周组织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化为E1,形成高雌酮血症。E3是雌酮和雌二醇的代谢产物。妊娠期间,胎盘产生大量E3,测血或尿中E3水平可反映胎儿胎盘功能状态。雌激素在肝脏降解及灭活,经肾脏排出体外。 青春期前少女体内雌激素处于较低水平,随年龄增长自青春期至性成熟期女性E2水平不断增高。在正常月经周期中,E2随着卵巢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泡期早期雌激素水平最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排卵前达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排卵后达低点,以后又开始上升,排卵后7~8日出现第二个高峰,但低于第一个峰,以后迅速降至最低水平。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E2水平低于卵泡期早期,雌激素主要来自雄烯二酮的外周转化。 正常值 见表38-3和表38-4。 临床应用 1.监测卵巢功能测定血E2或24小时尿总雌激素水平。 (1)鉴别闭经原因: ①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化,表明卵泡发育正常,应考虑为子宫性闭经; ②雌激素水平偏低,闭经原因可能为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或药物影响而致的卵巢功能抑制,也可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催激素血症等。 (2)诊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时雌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子宫出血。 (3)监测卵泡发育:应用药物诱导排卵时,测定血中E2作为监测卵泡发育、成熟的指标之,用以指导hCG用药及确定取卵时间。 (4)诊断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prmol/L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5)协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E1升高,E2正常或轻度升高.并恒定于早卵泡期水平,E1/E21。 2.监测胎儿胎盘单位功能妊娠期E,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产生,测定孕妇尿E3含量反映胎儿胎盘功能状态。正常妊娠29周E3迅速增加,正常足月妊娠E3排出量平均为88.7nmol/24h尿。妊娠36周后尿中E3排出量连续多次均37nmol/24h尿或骤减30%~40%,提示胎盘功能减退。E.2nmol/24h尿或骤减50%,提示胎盘功能显著减退。 雄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变化 女性体内雄激素由卵巢及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分为睾酮及雄烯二酮。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化而来;雄烯二酮50%来自卵巢,50%来自肾上腺皮质,其生物活性介于活性很强的睾酮和活性很弱的脱氢表雄酮之间。血清中的脱氢表雄酮主要由肾上腺皮质产生。绝经前,血清睾酮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标志,绝经后肾上腺皮质是产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 正常值 见表38-6。 临床应用 1.卵巢男性化肿瘤女性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及血清雄激素升高往往提示卵巢男性化肿瘤。 2.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雄烯二酮常升高,脱氢表雄酮正常或轻度升高。若治疗前雄激素水平升高,治疗后应下降,故血清雄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之一。 3.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 4.两性畸形男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睾酮水平在男性正常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则在女性正常范围内。 5.女性多毛症测血清睾酮水平正常时,多系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所致。 6.应用雄激素制剂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等,用药期间有时需监测雄激素水平。 7.高催乳素血症女性有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但雄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者,应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 内容来自第八版教材,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本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yw/5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电视剧策略解读,看看这些卫视的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