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5779537.html

过去,

宁静访谈录,

讲述的多是已有影响力的医/药人的过往;

现在,

创未来系列访谈,

讲述医/药圈内可能不为人知的创业者故事。

今天的他们,

很可能改写未来......

创业就是用过去的积累和现在的努力,来换取未来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改变,哪怕只有微小的一点点。

——郑世斌

郑世斌,学医出身,在医院检验科待过一年后,开始做医疗器械、临床推广、供应链、OEM/ODM,管过代理商,也做过代理商。十几年的职业经历后,把目光聚焦到了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年创立睿仁医疗。

九十年代初,郑世斌在大连铁路医学院学习医学检验,毕业后,他回到老家安徽做了一名医生。一年后,厌倦了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生性喜欢挑战的他辞了职,一路向北来到了北京,“为了事业,也为了爱情”。

年,郑世斌做起了医疗器械销售代表,他做过代理商的员工,也做过生产商的职员,“日立、泰科、还有德国的公司我都待过,基本上医疗器械的几个大门类都做过,比如影像、检验、重症、急救等等。”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郑世斌换了7份工作,这在外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我换工作是有逻辑的:某个领域我没做过,就想尝试,这和我的本性有关,我认为人到世界走一遭,应该多去经历,多去创造,而不是总待在一个地方不动。”

郑世斌的打工生涯结束在一家德国公司,当时他任销售总监,“在外企,即使做到中国区很高的职位,又能怎样?本质上还是一颗螺丝钉,对行业、对社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出来呢?虽然有风险,一旦做成一件事,对个人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当然也有很多外界因素,我被不自觉地推着往前走。”

郑世斌曾见证过很多国产医疗器械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到跨国小巨头的华丽转身。当初的小伙伴,一起风里雨里拼搏过的同行兄弟,很多都从大公司出来,背着包到处销售自己的产品,其中很多人成了本土上市公司的总裁。

“我不是羡慕这些同伴的财富积累,而是认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对外部社会的改变,十分令人着迷。移动互联网到来后,我认为是极好的机会,我想做些改变。”

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郑世斌做过医疗器械,也有过临床推广、供应链、OEM/ODM的经验,管过代理商,也做过代理商。这些经历让他对医疗行业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也让他有了新的思考。于是,他把目光聚焦到了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年,他创立睿仁医疗,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并利用云端大数据进行衍生增值服务的开发。睿仁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并在美国波士顿和德国杜塞尔多夫设有分公司,团队成员来自于泰科医疗、日立医疗、ESS、京东、搜狐畅游等医疗器械、嵌入式软件和互联网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是基于体温监测的两款智能体温计。

你在传统医疗器械领域有过多年的职业经历,而睿仁医疗定位于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你一定认为可穿戴设备将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吧?

传统的医疗器械监护设备,最笨重复杂的模块是信号传输、屏幕和运算,现在,这三部分都被智能手机完美地解决了,而且手机的性能还在不断翻倍,所以,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大型进院医疗设备中,绝对会有一部分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远程、智能的转移,这就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机遇。

一旦可穿戴,数据就是连续的,就会对临床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改变,更重要的是,基于手机,意味着医疗设备第一次可以直接联系到终端用户了,数据在云端,会有很多增值服务的潜在机会,市场不可估量,所以,用户和数据是传统医疗器械的新机遇。

睿仁目前的产品是两款智能体温计,与传统体温计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里?另外,两款产品名称也很“智慧”,是否可以解读一下?

我们锁定利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为用户采集连续的有价值的体征数据,并且在移动医疗中用数据连接患者(用户)与医生,让数据产生有价值的服务。

具体来说,我们锁定在体温这个参数上,体温不像心电、血压这些参数对应的用户年龄偏大,不是智能手机的优质用户,而体温很大众,非常有利于布局产品,所以我们优先推出两个产品:持续监测儿童发烧的智能体温计——发烧总监,辅助育龄女性监测基础体温以预测排卵期的智能备孕体温计——孕律。

监测儿童体温的“发烧总监”,最大的优势就是持续监测,通过一个医用胶贴穿戴在腋下。基于持续监测体温,我们提供高温智能报警,云端远程看护以及儿科医生在线咨询等功能服务。这个产品可以解决儿童发热时,家长一会儿测一次体温的窘境和焦虑。

在临床端,我们也在积极寻找细分领域的机会,让持续体温参数有更多的作用,比如在儿童血液病领域,我们正在落实发烧总监参与临床决策的可能性。

“发烧总监”这个名字,是由我们一个早期用户起的,当时我们做了一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iluanjiance.com/lcnzzz/10459.html